2012年,全国有680万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其中绝大部分是"90后"。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生代"步入职场,许多企业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员工年龄结构等直观的数据上,更体现在招聘方式、管理理念的"与时俱进",以迎接新生代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时值年末,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找工作网,将和大家一起聚焦回顾2012年里大学生就业和招聘的热门话题。
企业培训成本逐年涨 架不住"90后"爱"闪辞"
日前,由北京市教委联合北大、清华等高校发布的《大学生职业适应状况调查报告》引起了广泛热议。该调查报告显示,在毕业后的短短三年内,变动工作达两次以上的受访者占了57%,其中,变动工作达三次以上的占32%。而根据本次调查,影响受访者做出工作变动决定的三个最主要因素是:工资待遇、人际环境和工作地点。
此调查报告一出,媒体争相予以报道。不少媒体给频繁跳槽的职场新人冠以"闪辞族"的名号,并对这种现象加以批判和指责。其实,大学生"闪辞"并不是一个新现象,此次媒体热议的背后到底有何"真相"?让我们结合找工作网发布的相关调查报告来审视。
找工作网人力资源调研中心每年都会发布应届生调研报告,其中必会涉及应届生的离职问题。结合《2011年应届生调研报告》和《2012年应届生调研报告》中有关应届生离职时间段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最近两年,在入职后一年内离职的应届生比例均超过7成,并且在2012年的调查中,6个月内就离职的应届生比例进一步上升,已超过了5成。
而找工作网人力资源调研中心最新推出的《2013年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也关注了"‘新生代’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的现象:"企业中‘85后’员工的比例越高,企业中员工的平均离职率也越高,如:企业‘85后’员工所占比例为70%以上,员工离职率为21.9%,明显高于2012年员工的整体离职率(16.7%)。"该调研报告进一步分析指出,"‘新生代’员工更注重自我实现,他们职业观念多变、对企业忠诚度较低等特点造成了这类员工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员工的离职率相对较高"。
"闪辞"现象之所以饱受非议,大背景是企业培训应届生的成本在逐年上升。找工作网人力资源调研中心发布的《2012年应届生调研报告》的数据显示,2012年应届生的年人均培训成本同比2011年增长了7.7%,达到了3987元/人/年。而在直观数字的背后,"前辈传、帮、带"、"内部专题授课"和"轮岗培训"等形式更是无形之中消耗了企业大量的管理成本。
在企业感叹"入不敷出"之余,我们也能看到,"新生代"员工爱玩"闪辞"往往是因为他们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工作,但同时又对自身的职业定位不够清晰;"新生代"员工常常觉得自己手头的工作不好,但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可谓既具有个性又缺乏主见。
在找工作网论坛(bbs.66366.net)上,有个很火爆的小栏目叫"每日紧急问题",专供网友互助问答在求职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其中来自刚毕业大学生的求助不在少数。网友"迷茫2号"是一名重点大学毕业的硕士生,他的烦恼具有一定代表性:"在我的试用期快结束时,领导找我谈话,婉转地表达了辞退我的意思,还给我总结了几点理由:1. 不够自信,不敢大胆表达,不懂的事情不敢问,导致最后交给客户的东西出错;2. 办事粗心,工作中有较多瑕疵;3. 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没动力没激情;4. 对行业缺乏悟性,也不主动去反思总结与提高;5. 为人处事不机灵,容易说错话。我当时头脑里就一片空白,接下来我该怎么办?我从重点大学本科念到重点大学硕士,一直都是循规蹈矩的好学生,如今有何颜面面对家人、同学与朋友啊!"
让我们来解读一下这个信息量颇大的案例。首先,一个令人不可忽视的事实是,"闪辞"不一定是新人主动请辞,也有被老板喊"Cut"的,媒体一味地批评大学生"始乱终弃"有失偏颇。其次,这个案例中有两点是很可贵的:一方面,领导在表达辞退意愿时给出了理由,而这几条其实也是很多大学毕业生所缺乏的"职场基因";另一方面,面对极具个性但又缺乏主见的"新生代"员工,也需要企业拿出具有针对性且个性化的管理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场生活,进而增加职业责任感和企业认同感。这也有利于企业控制招聘大学生的成本。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企业在招聘新一代大学生毕业生时有哪些新举措。
微博、微信齐上阵 企业试水校园"微"招聘
《在2012年招聘指数年中盘点学子篇》中,我们曾提到,2012年企业招聘应届大学生的成本已经从2011年的2400元/人涨到了2600元/人,同比增长8%,且从趋势来看,未来这一数字只会增不会减。面对着不断上升的招聘成本,又处于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今年进行校园招聘的企业数涨幅略有放缓。但企业在校园招聘上并没有"吝啬",甚至有部分企业还很"赶时髦"。
近两年来,在传统的媒体、网站、猎头公司等渠道外,微博招聘渐成新宠。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公司会在官方微博上发布招聘信息或宣讲会安排,同时"@"一些相关高校的官方微博,起到提醒和预热的作用。而更多的公司则会把微博作为推销公司品牌的一种重要手段。那么微博招聘相对于一般的网络招聘有哪些优劣势呢?来看找工作网人力资源调研中心所作的一组对比:
比微博更"时髦"的是微信,但微信在招聘领域的运用相比微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找工作网在校园招聘频道做过一项小调查"企业通过微信发布就业信息,你能接受吗",结果显示有43%的网友会对信息的真实性存在疑虑,有17%的网友则选择了"不能接受"。有网友直言,由于微信平台的监管力度薄弱,自己也无法通过简单的对话就能确保微信上信息的真实性,还是不敢轻易靠"摇一摇"来找工作。
其实,微博也罢,微信也罢,虽然能节省成本,但从实际效果来说,更多的时候只是企业在传统招聘方式以外的一种试水。对于求职者,特别是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说,如果想图即时而快速地接受职位信息,可以选择类似"找工作网手机客户端"这样的由专业人才服务机构提供的求职平台。而对于企业来说,在人力资源工作中拓展多元化渠道固然是好,但招聘工作最终还是得着眼于招聘形式背后的核心诉求——如何组建科学的招聘团队、如何预防人才选拔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以及如何保持与应聘者的长效沟通,进而建立储备人才库。
在这点上,新晋荣获找工作网颁出的"2012中国最佳人力资源典范企业校园招聘单项奖"的知名跨国企业欧莱雅,在2010年推出的一款辅助校园招聘的在线竞赛平台"REVEAL by L’OREAL——欧莱雅在线职业之旅"挺值得借鉴的。该平台面向全球范围内所有专业背景的学生,让学生能体验研发、运营、市场营销、销售、财务等不同部门在商业运作中的作用,寓教于乐的同时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职业潜力,更能帮助企业发现适合自己的人才。
专家指点:3招助大学生"闪辞族"变身"加薪style"
根据找工作网最新出炉的"2012年第四季度求职者跳槽意愿度调查"结果显示,近4成的应届毕业生最近一次跳槽的原因都是"对目前的薪酬福利不满意"。而《大学生职业适应状况调查报告》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影响受访者做出工作变动决定的三个最主要因素是工资待遇、人际环境和工作地点"。
那么为了获得让自己满意的薪资,大学生需要做哪些准备呢?以下,找工作网邀请知名职业规划机构向阳生涯的职业规划师指点3招,帮助职场新人们变身"加薪style"
1.找到属于你的方向,是赢得高薪的第一步
处于职业起步阶段的职场新人,往往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但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此时,需要通过工作实践来增进自我了解,看看有什么工作是能让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的、什么工作是让自己觉得有成就感的……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定位,才能让自己的就业力、竞争力尽早进入积累阶段,实现快速成长。如果你已经换了三份工作也未明确方向,此时就有必要寻找职业规划师提供专业帮助,尽早解决,以免造成后期职业发展的障碍。
2.积累实力,搭建通向高薪的"阶梯"
曾经有一首名为《听袁惟仁弹吉他》的流行歌倍受年轻人的青睐,歌曲内容就是说袁惟仁在音乐创作之上的艰辛付出,在出名前写了几百首无人问津的音乐,直到很久之后才等来了成功。职场新人在找到自己的方向后,需要花时间和精力一点点积累实力,而非蜻蜓点水般地对任何工作都浅尝辄止,这样难以在一个专业方向上有正向积累。建议职场新人给自己足时间和空间来培养内生涯的成长,而非过多要求薪资、环境等外生涯条件。
3."时刻准备着",抓住得高薪的机遇
除了做好技能储备外,职场新人在心理上一定要有"接手大任务"的准备,而不是一副"可有可无"的状态。统计向阳生涯的咨询案例后我们发现:有近半数的客户在做职业规划咨询时,并非自身没有清晰的目标,而是因职业心态成熟度欠缺、自信心不足等问题导致了发展困难,最终错失了种种机会。可见,职场新人要用开放、自信、灵活变通的态度去应对挑战和机会,要"时刻准备着"。要做到此点,就得尽早提高自己的职业成熟度,严格奉行职场规则,在各个细节中展现自己的专业度,这样才能地握住发展机遇。(完)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西安优才猎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EMAIL:admin@admin.com
Powered by 55299.net